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深入解讀《關于支持太原市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更好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的意見》《關于支持大同市打造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的意見》
9月20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支持太原、大同更好發揮在全省高質量發展中引領帶動作用”新聞發布會。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商務廳、省文旅廳主要負責同志就省委、省政府近日出臺的《關于支持太原市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更好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的意見》《關于支持大同市打造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的意見》進行深入解讀,并回答記者提問。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楊建軍:
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太原、大同高質量發展,近日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出臺了《關于支持太原市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更好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的意見》《關于支持大同市打造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的意見》。
為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文件有關內容,今天我們邀請到: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王利波;
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潘海燕;
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劉俊義;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帥紅;
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宏晉;
省文旅廳廳長王愛琴。
請他們深入解讀文件有關內容、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請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王利波進行解讀。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 王利波: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我省區域協調發展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就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支持太原市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更好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的意見》《關于支持大同市打造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的意見》,向大家作簡要介紹。
一、兩個《意見》出臺背景和起草過程
支持太原、大同高質量發展,是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是事關山西高質量發展和對外開放大局的重大部署。
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將太原定位為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將大同定位為國家區域重點城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太原、大同發展。今年2月初,藍佛安書記在省管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將“關于更好發揮太原、大同在全省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帶動作用”作為事關全省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12個重大課題之一,提出“進一步支持太原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質量發展中更好發揮龍頭作用,進一步支持大同有效承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溢出效應、更好發揮橋頭堡作用”,并多次赴太原、大同開展調研,就支持兩市發展作出總體部署。金湘軍省長聚焦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對外開放、生態環保、城市建設等工作,多次深入太原、大同兩市開展深度調研,提出了“五個統籌”等工作要求。7月份召開的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將在全省“一群兩區三圈”城鄉區域發展布局下,唱好太原、大同“雙城記”作為不斷激發轉型動力、加快塑造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新動能新優勢的重要內容,進行了細化安排。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黨中央及省委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加快調查研究成果轉化的要求,省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在扎實開展調查研究并與太原、大同兩市充分溝通對接基礎上,深入分析兩市發展現狀,立足兩市比較優勢,研究提出兩市發展的戰略定位,明確支持兩市發展的一系列任務舉措,起草形成兩個《意見》。
二、支持太原市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意見的主要內容
省委關于支持太原發展的意見,從省會地位和比較優勢出發,明確了“六地”戰略定位,分別是國家先進制造業重要承載地、國家能源技術革命策源地、國內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內陸地區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區域現代服務業集聚地、全省民生幸福首善地。
同時,《意見》提出太原要在五個方面當好龍頭,即在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設上當龍頭、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當龍頭、在構建高水平創新體系上當龍頭、在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上當龍頭、在建設宜居宜業城市上當龍頭。提出支持太原全面增強城市輻射能級和服務能級,全力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更好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挑大梁、當引領、作示范。
三、支持大同市打造橋頭堡意見的主要內容
省委關于支持大同發展的意見,結合大同緊鄰京津冀等比較優勢,明確了“八地”戰略定位,分別是首都產業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地、京津冀綠色能源供應地、京津冀數據和算力服務地、京津冀文旅康養首選地、首都特優農產品供給地、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基地、京津冀優質勞務輸送地、拱衛京津冀生態涵養地。
同時,《意見》提出大同要在先進制造業、科技成果轉化、柔性引才用才、信息數據服務、旅游休閑消費、物流設施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等方面,有效承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溢出效應,引領帶動全省高質量發展。
兩個《意見》均明確了四個方面工作機制,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省委、省政府成立支持太原市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和大同市打造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相關工作。二是深化簡政放權,省直部門對兩市下放省級經濟管理權限,通過放權支持兩市發展,為其他市發展蹚新路、作表率。三是鼓勵先行先試,鼓勵兩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改革中要動力要效益。四是實行熔斷機制,堅持政策激勵與約束并重,對因兩市原因致使相關任務進展緩慢或遲滯的,相關支持措施暫予調整或中止,推動兩市抓緊行動,確保支持政策用好用盡。
下一步,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省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強化政策配套和要素保障,完善有關工作機制,鼓勵支持太原、大同兩市先行先試、改革探索,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我先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楊建軍:
感謝王利波主任的解讀。
接下來,開始回答記者提問。請各位記者在提問前先通報所在新聞單位的名稱。
人民日報記者:
制造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支撐,也是增強區域核心競爭優勢的重要抓手。請問我省將如何把發展制造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作為重要突破口,支持太原市、大同市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和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
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 潘海燕: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構建體現山西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制造業振興升級,是加快轉型發展的核心任務。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太原要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本次出臺的《意見》,進一步聚焦“國家先進制造業重要承載地”戰略定位,大力實施“推動制造業振興升級”重點任務。省工信廳將深入落實相關決策部署,在三個維度精準發力。
一是在產業鏈鍛造上率先發展。支持太原市聚焦特鋼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風電裝備、氫能、第三代半導體等省級重點產業鏈,推行“政府+園區+鏈主”招商模式,開展協作配套簽約活動,用足用好產業鏈激勵培育政策,打造引領中部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二是在專業鎮培育上快速提升。發揮省級培育特色專業鎮發展資金激勵引導作用,支持清徐老陳醋專業鎮聚焦“雙百”目標,實施“特色專業鎮+經營主體”培育模式,加快國家級食醋產品檢驗研究中心建設;因地制宜、梯次培育,建設中北高新區不銹鋼、晉源花卉、小店電機、陽曲碳纖維等市級專業鎮。
三是在傳統產業轉型上邁出新步伐。支持太原市實施傳統優勢制造業優化提升工程,推動焦化行業實施干熄焦改造,打造綠色焦化產業基地;加快鋼鐵行業限制類工藝裝備升級改造,提升本地精加工水平;引導建材行業加強新型產品研發和推廣應用。通過推動生產過程清潔化、產品供給綠色化,今年打造綠色工廠4戶、綠色產品2種。
大同是晉冀蒙交界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大力支持大同打造成為山西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承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溢出效應。本次出臺的《意見》,著眼建設承接首都產業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地及京津冀數據和算力服務地,大力實施“積極承接制造業轉移”“建設大同數據中心集群”重點任務。圍繞相關安排,省工信廳將全力推進三方面工作。
一是推動省級專業鎮實現突破。支持大同市立足產業基礎稟賦,推動云州黃花、開發區醫藥、平城區軌道交通、廣靈再生金屬、云州區造紙等市級專業鎮建設,以“傳統、特色、專業、優勢”為標準,培育打造省級專業鎮。支持大同市辦好“永不落幕”的山西特色專業鎮投資貿易博覽會。
二是推動大同數字轉型提質加速。依托省級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保障和晉陽湖·數字經濟發展峰會平臺賦能雙向發力,搶抓國家數據中心需求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機遇,推動數據中心集群建設,支持全國災備數據中心、三大運營商數據中心等落地;延伸大數據產業鏈,發展服務器智能制造產業,推進數據采標基地等建設,創新數字經濟賦能業態模式,創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市。
三是推動承接制造業產業轉移。聚焦國家“推動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高質量承接產業轉移”部署,錨定京津冀產業合作,通過舉辦產業轉移對接活動,鏈接國家級行業協會、國內外頭部企業,培育發展裝備制造、現代醫藥和大健康、大數據、新材料、通用航空等產業,支持大同市加快建設承接北京市產業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的先進智造基地。謝謝!
山西廣播電視臺新聞融媒體中心記者:
省委審議通過進一步支持太原、大同高質量發展的兩個文件,請問省科技廳在科技創新方面有哪些具體的工作措施?
省科技廳黨組書記 劉俊義: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省委省政府決定支持太原市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支持大同市打造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這是我省進一步加快轉型發展的兩個重要依托,更是我省科技創新的兩個重要區域。太原是山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大同是我國傳統能源的代表性城市,也是國家重要能源基地,能源技術革命重要基地,這兩個城市在我省轉型發展中具有引領、支撐、示范作用。從省科技廳來說,將堅持“四個面向”,堅守“四抓”定位,以這兩個城市為下一步工作重點,全方位支持、全要素投入、全過程保障,具體抓好4個方面工作:
一是設立省科技計劃專項。在省科技計劃中,專門拿出部分資金,設立支持太原、大同科技創新發展專項,重點支持太原、大同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產業發展,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創新平臺建設和科技成果轉化。
二是開展成果轉化專項行動。把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太原、大同重點產業布局建設一批中試熟化基地,夯實科技成果轉化承接載體,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定期組織科技成果路演,促進更多京津冀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業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太原、大同兩地產業化。
三是引育高端創新團隊。創新驅動實際上就是人才驅動,聚焦太原、大同重點產業鏈建設需求,主動對接京津冀科技創新資源,精準開展人才招商、成果招商、項目招商。多措并舉創新柔性引才用才方式,精準引育一批急需的高端創新團隊,形成人才工作矩陣,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
四是組織科技工作專班。在省科技廳成立工作專班,建立常態化對接機制,調配專門工作力量,圍繞太原、大同科技創新需求,研究相關工作具體舉措,把各項工作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制定路線圖、時間表,定期調度、狠抓落實,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人民網記者:
如何通過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支持太原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大同打造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
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 王宏晉: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山西的重要使命,也是山西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太原作為山西省省會城市和山西中部城市群核心,外貿總量占全省的80%左右,對全省開放發展具有重要牽引作用;大同區位、資源、能源優勢突出,是山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開放發展潛力大。我們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支持太原、大同提升開放水平。
一是強化政策支持。今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省商務廳開展了“建設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專題調研,制定了山西省加快建設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行動計劃和8個具體政策,簡稱“1+N”政策體系,提出了支持太原在山西中部城市群對外開放中發揮龍頭作用,支持大同作為區域重點城市提升對外開放能級的一系列政策。
二是促進對外貿易擴量提質。面對國際需求疲弱等挑戰,我們進一步加大政策供給,先后出臺國際市場開拓,大宗商品自營出口,國際貿易型總部企業,跨境電商、保稅維修、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和二手車出口等鼓勵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政策措施,支持太原、大同等市500多家/次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上線跨境電商平臺,多渠道抓訂單拓市場;支持太原培育引進焦炭、鐵礦砂等大宗商品貿易主體;“一對一”專班服務重點外貿企業,加快政策兌現,全力穩住供應鏈產業鏈,穩住外貿基本盤。
三是提升利用外資水平。完善利用外資政策,支持和鼓勵外商投資我省重點產業鏈、特色專業鎮等領域,策劃包裝省級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支持太原、大同引進了晶科能源、惠科新材料、秦淮數據等一批外向型大項目好項目。支持太原、大同依托現有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共建省際合作“飛地園區”,強化資本、技術、人才、品牌、管理等核心要素配套轉移。積極承接東部沿海地區外商制造業產業轉移,建設山西綜改示范區RCEP國際合作產業園、太忻經濟區海峽兩岸(太原)產業園,探索“園中園”管運分離模式,提升產業外向度。
四是提升開放平臺能級。支持太原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二手車出口試點城市、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支持綜改示范區獲批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并建立工作機制,出臺工作方案。牽頭推動太原國際郵件互換局擴容升級項目開工建設。出臺專項政策支持太原武宿綜保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支持大同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推動大同國際陸港保稅物流中心、大同進口肉類指定監管場地積極擴大保稅進出口業務。
五是完善國際物流網絡。推動大同航空口岸通過國家驗收實現正式開放。太原武宿國際機場恢復至芽莊、普吉、澳門、悉尼等國際客運航線,推動開通太原至芝加哥的國際貨運航線。推動中歐班列常態化開行,截至目前已經累計開行711列。支持太重天津碼頭改造升級,出臺鐵海聯運班列支持政策,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設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各項決策部署,積極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支持太原、大同發揮優勢,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謝謝!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
請問省文旅廳在支持太原、大同文旅發展方面,有哪些具體的舉措?
省文旅廳廳長 王愛琴:
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太原是全省旅游集散地和產業高地,大同是全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兩市在全省文旅發展布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省文旅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支持太原、大同發展重大戰略部署,全力支持太原、大同文旅康養產業融合發展,充分激發文旅康養市場主體活力,加快建設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一是支持文旅康養產業集聚發展。支持太原晉源區、大同渾源縣進一步深挖文化內涵,豐富產品業態,完善配套服務,先行先試,打造文化特色鮮明、市場主體活躍、核心競爭力強的文旅康養集聚區。指導太原森棲小鎮、大同唐河大峽谷旅游度假區成功創建文旅康養示范區,指導太原、大同其他8家創建單位,深度開發文旅康養產品,規范提升文旅康養服務,積極改善文旅康養環境,全面加強經營管理,真正通過創建提升產品品質、集聚市場主體。
二是支持文旅康養消費場景拓展。指導太原鐘樓步行街成功創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指導太原古縣城成功創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正在推動太原古縣城十字街創建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推薦太原西山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大同平城區申報創建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支持太原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努力爭創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
三是支持龍頭景區提質升級。支持晉祠—天龍山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目前已經通過文旅部景觀質量評審,正在指導太原做好迎接文旅部評定驗收準備工作。制定《大同國際知名文化旅游城市建設行動方案》,從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和構建核心吸引體系、精品線路體系、產業要素體系等七個方面提出19項重點任務,支持北岳恒山—懸空寺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實施恒山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懸空寺環境提升、全域旅游服務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推動景區全面提質升級。
四是支持文旅康養品牌宣傳營銷。在“好鄰居多走動”、遠程游客“晉行時”引客活動中加大對太原、大同精準營銷力度,擦亮“唐風晉韻·錦繡太原”文旅品牌,提升大同京津冀文旅康養首選地知名度。推動大同與京津冀文旅部門建立常態化交流合作機制,引入適合大同落地的文旅項目,引導北京市文旅領域外遷頭部企業落戶大同。
五是支持多元文化藝術交流。支持太原、大同舉辦全國性和省級重大文化旅游節慶活動,以節促游、以節聚力,持續拉升太原、大同知名度和美譽度。支持《北魏長歌》等精品演出開展文藝交流活動,支持太原、大同創排一批反映時代風貌的優秀劇目。支持太原、大同開展非遺傳承保護和開發利用,促進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下一步,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省文旅廳將會同太原、大同聚焦重點任務、緊盯關鍵環節、抓好落地落實,為奮進“兩個基本實現”目標作出積極貢獻。謝謝大家!
山西廣播電視臺經濟與科技頻道記者:
環評審批是項目開工建設的前提和關鍵,請問省生態環境廳在進一步優化環評審批服務,保障太原、大同市重大項目建設上有什么樣的舉措?下一步在支持太原市空氣質量提升方面有哪些重要舉措?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 王帥紅: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為了支持太原、大同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和重點城市,省生態環境廳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從項目準入、環境治理、執法監管、政策資金等方面全方位、全過程服務和支持兩市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您剛才說到的優化環評審批服務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舉措,主要從三方面推進落實。
一是建立重點項目環評服務“直通車”。實施重大項目服務清單制、聯絡員制、部門會商制三項制度,省市聯動開辟環評審批綠色通道,主動上門、提前介入、精準服務。
二是推進環評審批標準化服務。實行環評報告標準化編制、標準化評估、標準化審批,促進環評審批提質增效,進一步減輕企業經濟負擔和時間成本。
三是強化排污總量指標保障。實行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差異化統籌管理,充分發揮排污權交易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推動總量指標向先進產能傾斜、向轉型項目集聚。
下一步,我廳將持續優化環評審批服務,全力保障太原、大同重大項目落地,加快推動太原、大同轉型發展。
太原市空氣質量的提升,是民生福祉的重要內容,是我們工作的重點任務。近年來,太原市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取得明顯改善,PM2.5濃度由2017年的60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2年的44微克/立方米。今年以來,連續組織開展了城市揚塵治理和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今年1—8月,全市PM2.5濃度降低到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
當前,我廳正會同有關部門與太原市共同組織開展省市聯動提升太原市空氣質量行動。這次行動最大的亮點是,創新建立省市聯管、聯建、聯防機制。聯管就是省市直接調度指揮重點工業園區、重點排污大戶減排措施落實;聯建就是有機整合銜接現有各類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全覆蓋推進鄉鎮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點建設,建立智慧環保平臺,實行數據和信息共享;聯防是統一區域重污染天氣預警標準與應急減排措施,完善預警會商和響應機制,形成高效統一的指揮調度體系。
同時,聚焦產業結構優化調整、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交通運輸綠色清潔發展、工業排放深度治理、重點時段重點領域污染防治等五個方面,深入開展攻堅,加快破解太原盆地大氣污染結構性、根源性問題,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和保障高質量發展。謝謝大家!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楊建軍:
非常感謝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商務廳、省文旅廳六位負責同志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也非常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